
(一)炼焦煤决定生产成本
炼焦煤是焦炭生产的主要原材料,生产1吨焦炭约消耗1.15-1.33吨焦煤。2019年,我国焦炭产量达4.7亿吨,同比增加超过5%,消耗炼焦煤约5.5亿吨左右。2019年我国进口约7466万吨,出口约140万吨。2018年我国进口炼焦煤6490万吨,同比减少415万吨,下降6.4%,占全国炼焦煤消耗的11.13%。炼焦煤是唯一用于焦化和钢铁的煤种,进口炼焦煤一度是仅次于动力煤的第二大煤种,2018年进口量低于褐煤。2015年下游钢铁行业触底后,我国焦煤进口量也同步触底,并连续3年回升,2018年澳煤进口量因为口径问题有所干扰,实际年进口量应在3000万吨以上。在进口来源国结构上,蒙煤份额从2015年的26%快速提升至2018年的43%,并在2019年取代澳大利成为我国焦煤的首要供应国。我国炼焦煤的储量并不丰富,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比重不大,而且品种很不均衡、地区分布差异巨大。从分牌号的炼焦煤产量来看,我国焦煤资源以气煤和1/3焦煤产量最多,分别占全国焦煤产量的22.26%和20.47%,而主焦煤和肥煤的产量占比约为28%左右。也就是说,在中国的炼焦煤产量中,各煤种之间的比例非常不协调。而在配煤炼焦中,强粘结性的焦煤和肥煤一般应50-60%,但实际上中国焦煤和肥煤的总产率偏低,即我国炼焦工业所需的强粘结性煤至少缺1/2。特别是中国焦煤和肥煤的可选性又普遍低于结焦性相对较弱、煤化程度较低的气煤和1/3焦煤,因而在炼焦精煤中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更显不足。
图13中焦炭和炼焦煤价格走势表明,焦煤价格对焦炭需求变化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期,往往是焦炭价格先涨,过一段时间后炼焦煤价格也往上涨。而焦炭价格跌后一段时间炼焦煤价格也相应下跌。随着钢铁和焦化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不断突出,焦炭行业的利润不断被侵蚀,个别时段已经出现焦炭和焦煤价格倒挂的现象。后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去产能的进行,焦化行业的利润将会持续低位运行。
(二)钢材影响销售价格
从焦炭消费构成分析可知,钢铁工业是焦炭最主要的消费领域,因此,焦炭消费高度依赖于钢铁工业的运行,钢铁价格与焦炭价格高度相关,见图14.
纵观钢材价格变化,主要原因仍旧是决定商品价格不变规律—供给和需求。我国作为钢材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国,钢材价格的变动,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更具有深刻的影响。从焦炭与钢材的关系来看,钢材是焦炭主要的下游行业,钢材价格变动直接影响焦炭的价格走势。图中数据对比表明,钢铁价格与焦炭价格周期波动存在不同步性,钢价对焦炭价格具有牵引作用,在钢价上涨阶段,钢铁业的景气足以承受较高的焦炭成本压力,焦炭价格表现为上涨;在钢价下跌阶段,钢铁业盈利能力弱化,钢厂可能采取限产、重新议定焦炭价格或延迟付款等措施,从而焦炭价格表现为追随钢价下跌。
从钢铁工业后续走势来看,受2008年金融海啸的影响,世界粗钢产量降至13.06亿吨,同比下降1.7%;日本、韩国等传统炼焦煤进口量大的产钢大国,钢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,全球这种粗钢产量的下降趋势在2009年-2010年出现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行,2010年-2015年,全球钢铁行业持续萎靡不振,
产能过剩严重、需求增速不及产量增速。2019年我国生铁产量持续增长,炼铁技术不断进步。在中钢协会员单位炼铁技术指标中,高炉利用系数、喷煤比、入炉铁品位、劳动生产率和热风温度等提高,能耗降低;但燃料比、个别污染物排放升高。各企业之间炼铁技术发展不平衡,差距较大。2019年我国生铁产量为80936万吨,占世界铁产量的63.97%,比上年同期提高5.33%。中钢协会员单位生铁产量为65999.73万吨,同比提高3.73%;其他企业为14936.79万吨,同比提高13.03%。2019年我国有18家企业生铁产量超过1000万吨,24家企业在555-998万吨。2019年全国焦炭产量为47126.20万吨,同比提高5.23%。2019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燃料比为528.47kg/t,同比升高1.79kg/t。目前,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炉燃料比低于500kg/t,2019年中钢协会员单位焦比为355.59kg/t,同比下降2.85kg/t。2019年中钢协会员单位高炉喷煤比为145.29kg/t,同比升高1.79kg/t.
(三)宏观经济、政策等其他因素
焦炭主要用于高炉炼铁和用于铜、铅、锌、钛、锑、汞等有色金属的鼓风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向新常态转换,房地产仍处于调整期,这也是导致2019炉冶炼,起还原剂、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。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,焦炭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接近90%。可以说对焦炭市场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钢铁工业的发展,而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,其的发展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。
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主要因素,由之带动投资增长明显下滑。展望2020年,全球经济有一定的不确定性,房地产市场虽有一定的改善但风险仍在,其他一些领域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,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在。但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建托底效应下,2020年钢材市场国内市场相对稳定,随着原材料价格下滑,钢厂盈利仍将维持相对稳定水平;但外部环境复杂、钢材出口预计与2019年将有所下滑,预计总体市场仍面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影响。
(文章资料来源:大连商品交易所)
免责申明:四邻期货网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文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,图片等内容)来自社区用户发布,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;如有虚假信息或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告知,核实情况后我们将尽快更正或删除处理!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